近年来,随着文化的多样化发展,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霍邱柳编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,从本土走向世界。如今,柳编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新时期,7月15-16日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官网文学与传媒学院“探寻霍邱柳编艺 携手传承非遗风”实践团来到六安市霍邱县,深入了解并探究霍邱柳编这一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现状。
柳编非遗走向世界
霍邱柳编,作为一项古老而精湛的手工艺,承载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心血。安徽华安达集团,始终坚守着对柳编工艺的热爱与执着,将匠心精神融入每一件柳编作品之中。“把柳编工艺介绍给年轻人是一件好事”,安徽华安达集团负责人潘同平在见到实践团成员们时说。面对柳编展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精美柳编工艺品,负责人继续说道:“看似精美的工艺品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程序,从选料、蒸煮、上色、浸泡、编织、熏烤、晾晒、刷漆再到包装,每一个步骤都需认真细致,这样才能造就一件完整的柳编工艺品。”他同时介绍到公司的很多产品大多销往国外,比如美国、德国、英国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。这些出口的工艺品是对于我国非遗艺术的宣传和弘扬,有利于展现我国的文化自信。
草柳源生活 编织载艺术
为更加深入了解柳编文化传承历史,实践团成员前往临淮岗景区探寻柳编工艺发展历程。实践团成员在临淮岗镇副镇长戴晓萍的带领下,进入柳编文化博物馆,这座博物馆建筑风格古朴典雅,与周边的自然美景相得益彰。步入馆内,就像进入了柳编艺术的奇妙世界。馆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柳编作品,从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品,如柳编篮筐、簸箕,到美轮美奂的雄狮、骏马等艺术珍品,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们的智慧与心血。那些细腻的编织纹路、独特的造型设计,无不令人赞叹柳编工艺的精湛绝伦。在这里,柳编不再仅仅是一门手艺,更是一部承载着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生动史书。柳编文化博物馆为柳编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搭建桥梁,也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匠心承技艺 创新展未来
为探索和记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,“探寻霍邱柳编艺,携手传承非遗风”实践团对淮美奇党支部书记、霍邱柳编市级非遗传承人沈家明先生进行深度采访。交谈中,实践团了解到,尽管临水镇拥有丰富的柳编文化资源,但目前仅有10余家较为正规的柳编企业。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,导致当地柳编产业逐渐失去活力。面对挑战,沈家明先生指出,企业必须不断创新,他提倡通过“柳+”的创新模式,将工业产品的废弃物转化为具有环保理念的柳编产品,以此吸引顾客。作为新一代青年,需要心系乡村,依托非遗柳编讲好中国故事,讲好霍邱故事,以创新的思维去考虑发展问题,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柳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在与工匠师傅们的交流中,一位有着数十年经验的老师傅表示,柳编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种传承和责任。每一根柳条都有它的生命,只有用心去感受、用双手去塑造,才能赋予它们灵魂,使之成为精美的艺术品。在这个过程中,大家也深刻理解匠心精神所需要的耐心、细心和恒心。
此次活动不仅为柳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搭建桥梁,也为乡村文化的繁荣注入青春活力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霍邱柳编的美好未来努力拼搏,共同见证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续写传奇,为实现文化传承的伟大目标贡献力量。(文/张秀如、黄蕊 图/张秀如 初审/孙冰 终审/袁凤琴 发布/崔苏如)